台灣中醫健康百科論壇

標題: 專家呼吁:中醫“治未病”需頂層設計 [打印本頁]

作者: admin    時間: 2022-7-19 23:02
標題: 專家呼吁:中醫“治未病”需頂層設計
“現在把1塊錢投入治未病,我可以節約8.6元醫療費用。”在客岁12月18日至19日召開的以“中醫‘治未病’發展戰略”為主題的國家中醫藥發展會議(珠江會議)上,國醫大師王琦傳授說:“但是誰給我1塊錢呢?現在還是把錢往病上砸。”

與會專家一致号令,應盡快創建“治未病”事情與醫療、根基大眾衛生、社區衛生服務之間事情機制,探討在醫療機構類別中設置獨立中醫預防保健機構的可行性,加強中醫“治未病”理論钻研和基礎標准研制,協調收費、院校教诲、職業技術分類等相關政策,做好頂層設計。

中醫“治未病”是指預先採取辦法,防治疾病的發生與發展,構成未病先防、欲病早治、既病防變三級預防體系。《黃帝內經》提出“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”,國家中醫藥辦理局自2007年開始啟動了中醫“治未病”康健工程。

“若何操纵國家醫藥資源讓老苍生看得起病,是我們面臨的一大問題。過去我們更多關注的是疾病,有病到醫院看醫生。”科技部社會發展科技司司長陳傳宏暗示,當前需通過“治未病”預防保健減少當局和老苍生醫療負擔,發揮中醫藥的首要感化。

“發現糖耐量異常,就應該開始干預,比及確診為糖尿病就晚了。”王琦但愿通過“治未病”將“關口前移”,冲破預防與醫療投入1︰8.6的場合排場:“從治已病到治未病,從醫院到社區、家庭拓展中醫學服務功效。若是我們在‘治未病’過程中發生這樣的變化,是一件了不得的事變,國家的社會保障將再也不是現在的狀態,而是會層層下移、中間下移。”

預防性、預測性、個體化、參與性已經成為當今醫學模式。醫學的目标已經發生轉變,不是疾病的醫學,而是康健的醫學。“我們將大量資金投入醫療技術手腕,還是解決不了人體康健問題,而‘治未病’應該可以做到這種轉變。”王琦認為,康健是指人的分歧個體在生命過程中與其所處環境的身心和諧狀態,及其表現的對天然及社會環境杰出的自適應調節能力。“治未病”偏偏可以完成這一任務。

但是令國家中醫藥辦理局醫政司副司長楊龍會肉痛的是:“前幾天我在解酒飲料,一個會上,聽某處所領導把‘治未病’讀成‘治末病’,他讀一次,我的心就痛一次。”

雖然“治未病”沒有“深刻人心”令二心痛,但他並沒有躲避今朝“治未病”存在的問題,“醫療機構推廣‘治未病’不僅存在科室功效定位問題,同時‘治未病’項目缺少收費依據,不創收,當局補償不到位,‘重情势、輕內涵’也是我們面臨的一些難題。”

“治未病”服務缺少系統、科學的辦理機制和路線圖高壓清洗水槍,指引,技術標准和结果評價法子還未系統創建,高層次人材培養困難,轉崗培訓轨治療神經性耳鳴,制不健全,專職醫師職稱晉升、稽核問題影響其職業發展等也是與會專家廣泛關注的問題。同時,養生保健服務辦理主體不明確,但社會認知和輿論導向認為養生保健均屬於二三四星連碰表,中醫范疇,也減肥藥,是困擾“治未病”本身康健發展的問題。

來自國家中醫藥辦理局的好動静是,2014年,中心財政給予3400萬元轉移付出資金,支撑東部九省市開展中醫“治未病”標准的制订,136項標准制修訂項目已經開展相關事情。

“我們‘治未病’中間與各專科@充%q8妹妹1%實@溝通協調,吸引了各科室的技術主干,發揮他們對病前狀態的風險與評估的優勢,參與干預方案制訂,也擴大了專業服務領域。”作為分担全國首家“治未病”中間——廣東省中醫院“治未病”中間的副院長,楊志敏的體會是,當局引導和政策保障是支撐力,付出、價格、投資鼓勵機制不成少,廣東省下發的《關於中醫“治未病”試點單位試行醫療服務收費的通知》,助推了中間事情。同時,院內必須在@充%q8妹妹1%實@體現醫務人員勞動價值的条件下,將多部門協作支撑、專科協作、科研支撐作為保障。




歡迎光臨 台灣中醫健康百科論壇 (https://as.masze.com.tw/) Powered by Discuz! X3.3